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为根本遵循,将党的建设作为系统工程推进,构建起涵盖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全链条体系。这一体系具有三大特征: 1. 全周期管理:从思想教育到制度约束,从党内监督到群众监督,形成"教育-预防-监督-惩治-整改"的闭环机制。例如通过"三不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建设,将惩治震慑与制度约束、思想教育有机统一。 2. 全覆盖延伸:对象覆盖从中央到基层的各级党组织及9918.5万名党员(截至2023年数据),领域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环节,特别是加强对"三重一大"事项、权力集中领域的监督。 3. 全要素协同:突出政治建设的统领作用,强化思想建设的根基功能,发挥组织体系的执行力优势,形成"政治定方向、思想铸灵魂、组织强筋骨、制度固根本"的协同效应。 一、发挥三大优势的实践路径(一)政治优势:以"两个维护"强化核心引领1. 政治监督具体化:建立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重点查处落实"国之大者"中的形式主义、地方保护主义问题。如内蒙古武川县通过纪委全会强化政治监督,确保自治区"六大工程"落地。 2. 政治生活规范化:严格执行民主生活会、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2024年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为全党作出示范,强调以自我革命精神查摆问题。 (二)组织优势:构建上下贯通的治理网络1.组织体系严密化:推行"基层党组织建设三年行动",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2025年呼和浩特市探索新经济组织"党建指导员派驻制度",破解新兴领域党建覆盖难题。 2.功能发挥实效化:建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指标体系,将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重大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党组织考核。河南某企业组建党员突击队参与抗疫,体现基层组织战斗力。 (三)制度优势:完善科学规范的约束机制1.制度创新与时俱进:2025年修订《党内监督条例》,新增"一把手"监督专章,建立领导干部插手干预重大事项记录制度。 2.制度执行刚性强化:推行"制度执行年"专项督查,对"破窗效应"问题实行"一案双查",既追究当事人责任,也倒查制度漏洞。 二、把握规律性与创造性的方法论1. 历史规律与现实挑战相结合:深刻认识"四大考验""四种危险"的长期性,将延安时期"民主监督"与新时代"自我革命"两个答案有机统一,既强化外部监督又激发内生动力。 2. 问题导向与系统思维相统一:建立"政治生态研判-廉政风险排查-突出问题整治"工作机制。如针对"四风"隐形变异问题,2025年推广"大数据+纪检监察"模式,通过公务消费数据比对发现异常线索。 3. 传统经验与技术创新相融合:既坚持"枫桥经验""蹲点调研"等传统方法,又开发"智慧党建"平台,实现党员教育在线化、组织生活可视化、考核评价数据化。 四、深化自我革命的实践方向1. 思想革命:构建"理论武装+党性教育+实践转化"三位一体教育体系,推广"行走的党课""政治生日"等创新形式,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 2. 作风革命:开展"基层减负深化年"活动,建立形式主义问题"负面清单",推行"直通车"信访机制,2025年武川县纪委全会将"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列为整治重点。 3. 能力革命:实施"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计划",建立"政治素质档案",在乡村振兴、应急处突等一线培养识别干部,解决"本领恐慌"问题。 五、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意义1. 政治保证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根本政治保障,确保"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 2. 政党治理论:探索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为世界政党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3. 历史周期率破解论:通过持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走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