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农业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三农”工作锚定方向,不断开创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 一、筑牢粮食安全防线是根本之要。粮食稳,天下安。一方面,严守耕地红线,利用卫星遥感、大数据等技术,给每寸耕地精准“画像”,打击乱占耕地建房、撂荒等行为,确保农田数量不缩水;另一方面,藏粮于技,加快种业振兴,科研院所与种业企业协同攻关,培育高产、抗逆良种,同时推广全程机械化、智能化种植,让农机驰骋沃野,智能灌溉系统按需供水施肥,全方位提升粮食产能,端稳中国饭碗。 二、产业融合促增收是关键一招。单一农业模式难以让农民腰包鼓起来,融合发展才是破局点。立足各地特色农产品,深挖加工潜力,柑橘变身果汁、果脯,延长保质期、提升附加值;文旅融合更是妙棋,传统村落修缮古民居,开发民俗体验游,民俗技艺展示、农事采摘等项目吸引游客纷至沓来,让田园变乐园,农民吃上“旅游饭”;电商平台成新纽带,网红直播带货、农产品线上店铺,深山好物一键直达城市餐桌,拓宽销售渠道,把丰收成果高效转化为真金白银。 三、人才振兴强支撑不可或缺。农村缺人才,振兴就缺动力。要完善人才引进政策,为回乡创业的大学生等新农民提供一定的扶持政策,如项目补贴、创业启动金等,配套创业园区、实训基地,助其落地生根;挖掘本土人才潜力,组织农业专家与“土专家”“田秀才”结对帮扶,分享前沿技术与管理经验,让乡土能人挑大梁;开展技能培训课程,线上线下结合,教农民玩转短视频营销、电商运营,培育一批有知识、懂市场的新农人。 四、生态宜居焕新貌关乎民生福祉。过去农村环境短板多,如今要系统治理。统筹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垃圾无害化处理、污水集中净化,卫生厕所在乡村普及;植树造林、河道清淤,修复乡村生态系统,打造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的田园风光;推广清洁能源,太阳能热水器、生物质能炉具进农家,降低能耗,让乡村天更蓝、水更清,村民生活品质大幅跃升。 五、深化农村改革添活力。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放活土地经营权,推动土地流转,催生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信贷产品,破解农民贷款难、农业产业融资贵难题,以改革为引擎,驱动“三农”巨轮破浪前行,驶向乡村全面振兴的壮阔彼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