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6|回复: 0

打破四重壁垒,让“减负”回归“主角”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31

主题

0

回帖

157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57
发表于 2024-12-23 10: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基层减负,不仅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更是激发基层活力、提升服务效力的关键举措。但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成为了阻碍减负落地的“绊脚石”,让“减负”成了配角”。
减负工作未引起重视,打破思想观念上壁垒迫在眉睫。基层减负的提出,本意是为了让基层干部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精力投入到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中去。减负却难以在基层生根发芽,成了“雷声大雨点小”的“哑火”。行动跟不上口号,甚至在还出现了“减负”变“增负”的现象。首要原因,是对基层减负重要性和深远意义认识的不足,部分领导干部将其视为一项可有可无的“附加任务”,这种思想上的麻痹大意导致了减负工作在执行过程中被虚化、边缘化、形式化。因此必须通过宣传教育,革新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观念,提高对减负重要性的认识,要让减负成为领导干部心中的“首要任务”、“头等大事”。
任务分配惯性思维,打破机制上的壁垒势在必行。长期以来,基层一直面临着“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困境,部分领导干部习惯于“一竿子插到底”,将任务层层分解、层层加码、逐级下放,这种任务分配的惯性思维,不仅阻碍了减负政策的落实,还滋生了形式主义,导致基层减负也被淹没在茫茫的任务清单之中,基层干部疲于奔命、不堪重负,减负成为一句空话、一纸空文。因此必须优化任务分配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减少任务交叉重叠。必须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将工作实效作为评价干部的重要标准,引导干部将精力投入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资源分配不均,打破制度上的壁垒不可或缺。基层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任务而又面临着资源短缺、经费紧张的状况,减负不仅需要政策上的支持,更需要实实在在的资源投入。然而,“要的多给的少”、“高标准低支持”的现象不少,加上上级部门在资源配置上往往更倾向于“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使得基层更加步履维艰。因此,要强化保障措施,健全激励机制,为基层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激发基层积极性和创造力,让减负“不降价”、“不打折”。
形式化执行,打破监督问责的壁垒刻不容缓。减负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形式化的问题不容忽视。部分领导干部将基层减负视为一种“政治秀”,只注重表面形式而忽略了实际效果;只注重上级要求而忽略了下级需求;只注重数据报表而忽略了解决问题。各种减负文件如雪花般纷飞,落到地上却无影无踪、悄无声息,玩的只是“数字游戏”和“文字游戏”,最终还有一张光鲜亮丽的“成绩单”,背后可能是编造的数据、伪造的材料,让人哭笑不得,不仅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还会对减负工作失去信心,也会对上级决策部署产生怀疑,影响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必须强化监督问责机制,对减负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监督,对搞形式化,做表面文章的相关人员要严肃追究责任,确保减负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上一篇:心在“链”上 促流动党员管理更“进”一步
下一篇:明确方向,指引 “三农” 工作新征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5-20 13:08 , Processed in 0.283663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