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国家,历来是个人口大国,所以农业对对我们国家稳定运行是非常重要的基础。 世界各国各界普遍都很关注农业和农民,尤其是西方国家,农业技术发达,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已领先我们二十多年。尽管农业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但是社会各界对农业的了解和重视仍然不够。体现形式为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远离农业,留下老年人和未成年人在乡村,年轻人主力前往大城市打工。我们许多人对每天生存所需要的食物是如何生产的都不太了解。因此对农业和食物缺乏足够的尊重。还有个别地区,对农民的地位不是很尊重,认为农业、农民是一种低端的没有前途的行业职业。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农民往往被看做知识少、思想整体落后的人群。不少农民也确实因为收入低,而有一定的自卑感。很多农民的人生目标,就只是让自己的后代脱离农业。所以引导社会各界更多地了解农业和农村,改变对农业和农村农民的观念,三农工作的一个重点。 在农耕社会中,农业收获的好坏主要是对自然气候的掌握和应用,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农耕文明对自然的尊重,构成了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农耕时代的丰收节,特别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本质。应用好气候规律,才能有更好的收获。 工业化进入农业领域后,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提高,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比如大型农业机械的使用节约了劳动力,大大缩短了种植和收割的时间,但是机械化也逐渐改变了农作物的特性,那些适合机械种植和收割的作物被保留下来,不适合的作物则被淘汰,这导致了农业多样性的减少。机械设备的价格高昂维护技术也有一定难度,一旦设备出现问题,随时可能导致严重的生产延误或者生产事故。又如大量地膜和温室的使用改变了作物的生长季节,增加了农产品供给,但由此导致了塑料的大量使用和环境污染,以及对土壤的潜在威胁。一系列的农业问题,还确实需要精细化的以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进步。 新时代的新农村建设也是和民生相关的。一方面是落后的农村地区的普遍脱贫攻坚工作,二是新农村的居住房屋及道路翻新工作。我们不仅要让农民吃饱穿暖,还要让农村的居住环境得到质的提升。房屋变新、道路变平整宽敞,村居邻里中心建设起来,将农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整体提升。 整个世界整个时代都在飞速发展,三农工作也紧跟时代前进的车轮,给人民的美好生活提供扎实的基础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