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千秋伟业,人才为先。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人才工作摆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系统论述了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根本性、全局性问题。 筑巢引凤,下好引才“先手棋”。国以才立,业因才兴,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只有千方百计引人才,才能形成人才汇聚的“磁力场”。要把引才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探索实施人才引进方式,打破身份、地域的限制,打开门把真正的人才引进来。要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创新方式方法,完善工作举措,全方位吸引集聚各类人才,大力推动人才交流合作。要瞄准本地“田秀才”“土专家”,吸引本地人才“回流”,突破人才的地域、户籍、身份限制,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将更多的人才汇聚到一起。要结合新形势加强人才交流,构建有效的引才用才机制,集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培根固本,深耕育才“责任田”。人才工作,基础在培养,难点也在培养,要以育才为重点,践行因材施教理念。培养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当今世界人才的竞争首先是人才培养的竞争。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人才的培养是个长期系统的过程,组织部门要以培育人才为重点,注重培育和扶持乡土人才、实用人才,充分发掘本土人才的潜能,发挥本土人才的作用。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人才培育教育管理,让人才在实践锻炼中增才干、磨意志、提境界、砺作风。要践行“因材施教”“因需施教”的培育理念,立足岗位和人才本身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科学的、精准的培训计划,做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高端引领、整体推进,加快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各类人才。 不拘一格,激活用才“一池水”。善用人才、用好人才,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人才效应,实现人才最大价值。引才、育才、留才都是为了更好地用才。要着力构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格局,要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对待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论资排辈,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同时也要摸清岗位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做到人岗相应、以事择人。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要充分释放人才创新活力,为人才施展才华畅通渠道、搭建平台,真正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得到充分迸发。 迈入新时代,踏入新征程。要以才引才,激发干事创业活力。要尊重人才、培养人才,要为人才提供施展的“舞台”。让各类人才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尽展其能、竞相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