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4|回复: 0

注入人才活水 助力乡村振兴“加速跑”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446

主题

0

回帖

1382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1382
发表于 2023-11-29 16:5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架起人才“引进之桥”,注入“门庭若市”的人才活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这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重点任务。当前,乡村振兴高速发展,产业新形态层出不穷,对乡村人才的质量、数量、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关部门要紧紧围绕乡村发展需求,坚持按需引进,通过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等方式,精准引进一批优秀人才扎根乡村振兴一线,着力解决人才供给中的矛盾,弥补产业升级转型中的人才缺口。要注重挖掘管理优秀的“乡村企业家”和技术精湛的“田秀才”,特别要在政策上扶持乡村职业经理人、乡村工匠,依靠新型人才带动乡村振兴的齿轮。要通过制定针对性政策,吸引在外经商务工人员、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回村发展,充实乡村本地人才库。“引”回来,还要“用”起来,努力打造一支“留得住、能管用”的本土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智力和人才支撑。

筑好人才“培育之巢”,注入“百花齐放”的人才活水。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人才的成长离不开肥沃的“土壤”,培育培养是关键。通过“精准滴灌”式的培养,才能建强队伍,植好根深叶茂的“人才之林”。要优化培训资源,完善培养体系,强化保障支持,既要注重培育专业性强、高层次的“拔尖”人才,也要培养综合能力强、“本土制造”的复合型人才,修筑好培育人才的“高速公路”。人才的培养要深入实践,切勿“纸上谈兵”,让人才到基层实践中去摸爬滚打、拓宽眼界,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决策能力、工作能力、落实能力,敢于直面问题,不断增强干事创业的“战斗力”,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要大量举办交流研讨、参观学习、培训座谈等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活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得到进一步实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想要培育一批优质的、能用的人才队伍需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围起人才“福利之墙”,注入“桃李满园”的人才活水。人才“引得来”,更要“留得住”“守得牢”“住得久”,切实形成人才闭环。在待遇上用“真金白银”、在情感上用“真情实意”。不仅要强化岗位晋升、工资福利等激励保障措施,让人才在基层“劳有所得”,更要营造敬才爱才的工作环境和氛围,让他们受到尊重、获得荣誉。不断健全体制机制,营造“让金子发光”的人才环境,提供好的发展条件和成长空间。通过提供优质的工作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来搭建让人才获得“一展身手”的事业发展空间,这也是能够吸引优秀人才,聚力发展的有效路径。以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人性化管理,使人才潜能得到最大释放,价值得到最好体现,使他们充满成就感、归属感、自豪感,激励他们在农村广阔天地中大显身手,充分发挥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上一篇: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 让历史文化“焕新生”
下一篇:靶向疗法剜掉“笑面官僚主义”病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9-16 00:22 , Processed in 0.154505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