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天地广阔,水厚土深,山水林田厚植人文情怀,一方面是百姓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是困住经济发展的咽喉。驻村干部是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肩负乡村振兴的重大使命,驻村既是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试金石,又是接地气增才干的难得机会,要做到知民意、体民情、惠民生、得民心。 驻村要知民意。党的二十大全面擘画乡村振兴宏伟蓝图,驻村干部在基层这片广袤天地担当作为,要力戒盲目蛮干、大干快上,要摆正心态,放下姿态,以村为家。要进组入户、走访调研,掌握村情底数、风土人情、产业资产、困难瓶颈、思路规划做到心中有数,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嘴边,记在心里。要拿着小本子,记下群众发展的“小心思”,多问几个人,多想几件事,做到遇事共商、问题共解、责任共担,集民智促民生,共谋发展路。 驻村要体民情。驻村帮扶不是送钱送物,要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要把村民当成亲人,成为群众愿意倾诉、信任信赖的自己人。要扑下身子,扎根基层的沃土,到火热的生活中去,扎到老百姓人堆里,看清楚他们饭碗里的稀稠,才能读明白他们眉宇间的喜怒哀乐。要系统性把握村情民意,认识问题站得高、分析问题看得深,开展工作才能把得准,只有这样驻村帮扶才能换来幸福笑脸。 驻村要惠民生。驻村工作队在基层治理中要摆正位置,当好参谋助手,要发挥学历高、理论功底深厚、熟悉政策等优势,坚持“一村一策”发展思路,在推动资源下沉中出实招、干实事、出实效,在推动深化农村改革、乡村建设行动、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任务落地上下功夫,不断改善村容村貌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扎实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更多新进展,让农村发展的“成色”更足。 驻村帮扶要既来之则安之,把恪尽职守履职尽责当做最高政治任务,在基层熔炉中练就当担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在驻村帮扶中只有做到知民意、体民情、惠民生,才能得民心。(贵州省从江县翠里瑶族壮族乡人民政府 孟庆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