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后,“90后”裘立在天目山脚下的杭州市临安区交口村创办了一家农业公司,流转土地300亩,用高科技育苗,种起有机小番茄、西瓜等。作为一名年纪轻、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人”,裘立碰到的新问题不少。创业之初,资金接不上、缺专职人员、少技术保障等问题,都摆在面前。好在当地银行来对接,实地考察后,决定给裘立授信,解了他的燃眉之急。(12月29日,人民日报) 像裘立这种回乡创业大学生现在不在少数,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很多年轻人看到了农村的潜力,纷纷回到家乡,不仅为实现自己的价值,也为了给自己的家乡贡献一丝力量。但是在创业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在政府的协调帮助下,很多年轻人渡过了危机,成功办起了企业,带动当地经济、就业等共同发展。 我国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对农村的一项大改造,要实现这个目标,关键还是要有人,有思想前进的人,有高学识、高见识的新型人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各显“神通”,带动村民共同致富,而引进人才就需要我们提供足够的优惠政策,吸引年轻人、乡贤到这些地方落地生根。 为了引进人才,浙江省从2019年开始实施“两进两回”行动,即科技进乡村、资金进乡村,青年回农村、乡贤回农村。鼓励支持青年回乡参与乡村振兴、发展产业,培育一批青年“新农人”“农创客”。吸引进来的这些人才积极投身新品种种养、新技术开发、新模式管理等领域,“触角”逐渐伸向农村电商、民宿、乡村旅游、文创等附加值更高的新兴产业,将农村创业创新和乡村振兴有机融合在一起。 要实现乡村振兴,关键还是在人,不仅要靠本土的能工巧匠将当地资源发展起来,还需要引进高科技人才,用高新技术提升本土的经济、文化、生活实力,从而实现农村、农业、农民高质量发展。 作者:淼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