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吴容 于 2018-8-1 09:57 编辑
权力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
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为民造福,用得不好或滥用就会滋生腐败,危害党和人民事业。习近平同志指出:“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是一条铁律。”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必须接受党和人民监督。(8月1日,人民网) 权力,权为衡器,权力,是平衡的力量、平衡的能力。 领导权力,就是领导者(权力所有人),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运用多种方法与手段,在实现特定目标的过程中,对被领导者(权力相对人)做出一定行为与施行一定影响的能力。 在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社会主义中国,领导权力作为一种公共权力,必须遵从人民群众的意愿,为实现社会上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而运行,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领导干部要牢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摆正自身与人民的关系,履行好服务人民的承诺,努力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核心所在,也是党最基本的政治观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全党同志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 领导干部要牢记“领导就是服务”,牢记领导者作为人民公仆的使命和应尽的职责。可现实中,个别领导对待基层群众作风蛮横,把自己凌驾于人民之上,弄颠倒了自己和群众的关系。尽管这是个别现象,但社会影响极坏。可以说,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如何处理个人与群众的关系,这不仅是如何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情感问题,更是政治立场问题、政治本色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是一条铁律。”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党内监督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重要内容,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重要内容。 预防腐败要重视党内监督。加强党内监督成为中国共产党不断壮大、不断成熟的重要原因。我们党出现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和部门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一些党员、干部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管党治党失之于宽、松、软,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不严格执行党章,漠视政治纪律、无视组织原则。这些问题同党内监督缺位、纪律执行乏力密切相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党内监督在党和国家各种监督形式中是最基本的,第一位的。只有以党内监督带动其他监督、完善监督体系,才能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预防腐败要接受人民的监督。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阳光的照射会杀死一些见不得光的病菌、病毒、病源,对于权力而言也是如此。作为国家公职人员,在其位谋其政,必须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尤其是在阳光政务、公开透明之下,权力的行使规范有序,一切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法可依,以权谋私、徇私舞弊、暗箱操作等曾经的潜规则将永远成为过去。置于监督的眼光之下,让自己的工作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操作,从服务态度、工作程序到服务效果,时时接受群众的群众检验,让群众满意。在赢得鲜花和掌声的同时,更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赢得了群众的衷心拥护,进一步厚植了党的执政基础。这样的领导干部队伍才能充满朝气、锐气、正气,才能更加有凝聚力、战斗力。 (作者:吴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