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84|回复: 1

[已拜读] 抗美援朝精神培植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58

主题

58

回帖

592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592
发表于 2020-10-26 11:5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锻造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源自10月26日人民网-人民日报)。
    这是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中的一段话。通过阅读《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继续奋勇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一文,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那就是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培植了中华民族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
    70年前的那场战争,是在交战双方力量极其悬殊条件下进行的一场现代化战争。面对这样的现实,面对一些人的顾虑,我们没有退缩,没有胆怯,而是“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经过几年的交战,经过几年血与火的考验,我们达成了目标,取得了胜利。在这同时,一个个闪光的名字——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等等志愿军英雄,用他们的献血和生命为我们诠释了抗美援朝精神,那就是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
    而正是这样的抗美援朝精神,极大地鼓舞着新中国的亿万建设者们,用自己的革命热情参与祖国家园的建设,让新中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很快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在其后的改革开放中,中国人民唱着《春天的故事》,让新中国富了起来,并在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朝着“两个一百年目标”迈进。
    时光尽管已经过去了70年,但我们不难发现新中国前行的内在逻辑,那其中就有长津湖战役的枪炮声,有上甘岭蜿蜒的地下坑道,有罗盛教冰河上托起朝鲜小孩的坚实臂膀。因为志愿军战士们身上所体现出的那种抗美援朝精神,已经跨越时空并培植出中华民族的民族血性,成为我们战胜困难,向死而生的内生动力和精神支柱。这种血性具有极大的韧性和自愈性,能够让人勇往直前,奋发有为。
    就当下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而言,为什么它的失控体现在境外,这并非偶然。很多年前,中国也曾遭遇了非典的冲击,但我们很快取得了胜利。这些都表明,民族风骨、民族力量、民族血性、民族智慧,始终是我们的软实力,而这样的软实力早已被70年来的风风雨雨所验证。
    正因如此,我们从《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继续奋勇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一文中,可以看到人们的思索和结论:
    “中华民族是英雄辈出的民族,新时代是成就英雄的时代。”河南省南阳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石秀田表示。   
    “用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激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强大动力!”收看大会电视直播后,四川省达州市渠县县委书记王飞虎心潮澎湃。 
   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崇高风范的生动写照,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正在连续进行下半夜飞行的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官兵学习习主席重要讲话后,斗志昂扬。
    这就是延续至今的抗美援朝精神,这就是我们业已培植起的民族血性!有了这样的血性,不论在今天,还是在未来,我们依然会雄赳赳、气昂昂,排除一切干扰,直面一切挑战,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华居实)






上一篇:把准高质量发展的四个“尺度”
下一篇:佳节又重阳 常回家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58

主题

58

回帖

592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592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6 11:5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时代新声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4-5-20 07:48 , Processed in 0.208791 second(s), 5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