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庐山西海柘林镇依托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充分发挥自身丰富的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乡村旅游不仅成为镇域经济增长支柱产业,而且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良好的生态、优美的环境、优质的服务吸引了国内外游客,旅游人口逐年攀升。2019年,易家河村成功入选全国首批乡村旅游重点村。(10月23日,快资讯)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现有文化旅游景点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要,开发乡村旅游可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三农”问题和扶贫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农村脱贫奔小康、改造农村和使农民就地走向现代化的新途径。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的文旅产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不论是在经济贡献率、产业带动力等方面,还是在景区的运行管理、服务配套、标准档次等方面,都与先进国家或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各级各部门要横下一条心、铆足一股劲,开足马力、全速前进,坚决打好打赢“大会战”,加快推进文旅产业“从优到精”转变,为提升旅游品质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要强管理,促规范。各景区建设责任单位要对所有项目进行责任细化、任务量化,全部以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的方式予以推进,确保各项工程严格按既定的时间节点要求顺利有序实施;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督促指导施工单位规范施工、安全施工,决不能放过每个细节、任何环节,坚决确保人员安全、施工安全、质量安全;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现有的各项管理制度,确保景区正常运行。 要重营销,增效益。各地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与各大知名旅行社的对接合作,力争使各景区进入更多旅行社推介菜单;要积极创造条件,主动与高校院所、演出团体、培训机构、文体协会等开展联系合作,定期策划开展展览展销、竞技比赛、商演义演、学习培训等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努力让景区的人气旺起来。特别是要坚持以游客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特色为主线,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挖掘特色资源,综合运用各种政策性和市场化手段,持续加大特色文创产品开发、特色商业服务引进力度,不断提高旅游业态的多样性和企业商家的入驻率,努力使更多的资金流在景区汇聚。 要善统筹、共推进。各级各部门要统筹推进其它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真正让高标准、严要求、见实效贯穿始终,扎实做好生态治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民生保障、安全稳定等各项工作,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乡村旅游是一种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开展的旅游活动,其依托的资源主要是城市周边以及比较偏远地带的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和农业资源,而这些资源的所有者和创造者都是农民。乡村旅游强调当地社区和农民的参与,通常一个乡村旅游景区的发展历程就是当地农民直接参与旅游业发展、改变自身经济发展模式的过程。 开展全域旅游建设,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一定要统一部署,按下快进键、挂上高速档,实干担当、奋发作为,助推跑步进入全域旅游新时代,为群众脱贫致富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解忧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