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能源是工业的粮食。保粮食能源安全,就能保障经济发展的安全线,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主动权。(据10月21日《人民日报》) 端紧群众饭碗,保障粮食安全,打牢经济发展基础防线。在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面前,粮食安全是关乎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今年我国粮食产量继续稳步增加,农业生产形势稳中向好。特殊时期,农业生产如何应对挑战争取机遇,把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性。黑龙江作为国家大粮仓,疫情爆发给农业生产沉重一击,很多种植户担心疫情影响下农业生产是否能顺利开展。褚丽娟作为黑龙江宁安市渤海镇上官村大米专业合作社的带头人最初也有诸如此类的忧虑。没想到的是,从备耕开始,农时生产一点没耽误,不仅如此,还有农业专家上门服务指导农业生产,当地农业农村服务中心还专门开展线上云培训,种植户们利用晚上业余时间听取农业专家授课,大伙儿精神头十足。此外,黑龙江在指导农业复工复产的过程中,尤其重视对绿色发展、绿色生产、绿色种植的宣传指导,在保证基础农业生产稳步推进的过程中,贯彻绿色种植的发展理念,注重有机肥,科学选配农作物品种,大家都知道要保护黑土。绿色发展不仅只是一句口号,而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蓄足发展动能,保证能源安全,助力经济发展新升级。我国作为能源高产出与高消耗的国家,保证能源持续产出,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现实需求,是第一要务。同时针对长远发展需求,寻求资源可持续利用新途径是根本要求。山西作为我国煤炭资源集中的地区,近年来其能源开发取得了新进展。在疫情期间,为保证工业行业需求,山西投山入巨大的人力物力保证行业能源需求,关键时期能抗得住,得益于山西之前能源优化和技术创新战略。从煤炭开采准备、开采技术革新到成品加工利用,山西的煤炭资源在开采利用中不仅实现数量上的突破,在质量和技术上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从最初人工挖采、机械开采到如今的智能化运转,从烟尘缭绕、生态恶化到矿山出煤不见煤、周围尽是“绿衣裳”,山西在能源产出和能源优化上蓄足动能,助力国家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推动行业升级走上新台阶。 (陌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