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洛川塬,空气中散发着苹果的芳香。田间地头,忙着采摘的果农喜上眉梢。洛川,用“小苹果”这把“金钥匙”,开启了果农增收、产业富农、脱贫奔小康的大门(2020年10月22日,人民日报)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更是百米冲刺的关键时刻。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而产业扶贫运用在贫困地区的最好方式就是因地制宜、对症施策,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补齐致贫的“短板”,才能从源头上真正的解决贫困问题,走好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在脱贫攻坚战中,有许多地区都成功的摆脱贫困,走向了致富道路,而且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发展模式。比如,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苹果成了洛川当地的“致富果”,是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产业,也是洛川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依托。洛川,就用“小苹果”这把“金钥匙”,开启了群众脱贫致富的小康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群众增收。2019年,洛川苹果总产量93万吨,综合产值85亿元,果农人均可支配收入13249元,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底的4.89%下降到现在的0.66%。 陕西洛川县紧紧围绕着苹果产业的发展,全力推动生产组织、经营方式变革,发展以苹果产业为基础的民俗文化旅游,紧紧抓住扶贫产业中的重点难点、精准施策,踏踏实实走出了一条新路径,让当地群众拔掉了“穷根”,带领群众迈向幸福的小康生活。 脱贫攻坚工作已经进入了决战决胜的关键时间节点,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奋战在脱贫一线的党员干部,无论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除了迎难而上、奋勇向前,没有丝毫的退路可言。广大扶贫干部要要充满信心,充分发扬“钉钉子”精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只要我们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努力奋斗,那最后的胜利都将如约而至,最美好的愿望都将一一实现。(作者:麻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