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严重洪涝灾害的考验,党中央坚定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决心不动摇,全党全社会勠力同心真抓实干,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顽强奋斗攻坚克难,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现在脱贫攻坚到了最后阶段,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保持攻坚态势,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获全胜决不收兵。(10月18日,人民网)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这是我们党对全体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保障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面对少数深度贫困区仍未脱贫、部分脱贫人口存在返贫风险、少数脱贫人口缺乏专业技能等新形势、新情况,全党上下要共谋脱贫之计、共商脱贫之策,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勇气,坚决完成脱贫攻坚目标。 集中资源,主攻深度贫困区。面对仍未脱贫的深度贫困区,当地政府要深入分析,找准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制定符合当地的特殊政策,以解决脱贫路上“卡脖子”难题为主攻方向。省级人民政府对深度贫困地区要实行挂牌作战、包挂到人的脱贫责任制。加大中央、省、市财政支持力度。重点解决好贫困老人、残疾人、重病患者等特殊群体。 脱贫不脱政策。部分新近脱贫人员具有脱贫政策帮一帮生活可以逐步改善;脱贫政策一旦断裂,将会很快再次返贫现象。面对这样一些已经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人口,当地政府应当扶一扶、带一带通过外力与内力的结合,实现脱贫人口真脱贫,不返贫。 扶贫当先扶志。志是内因、内力,如果没有脱贫之志,外部再大的帮扶力度也不能实现真正的脱贫。在脱贫过程中要主动发挥当地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找准致贫原因,找好脱贫政策,积极引导贫困人口通过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苦干实干消除精神贫困。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掌握谋生手段。制定强有力的措施,保障贫困人口子女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权力。 作者:牟成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