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7月29日起,福建省信访局在原有试点的基础上,在全省范围内推行贯穿省、市、县、乡、村五级网络的“信访评理室”,力求从源头预防和化解纠纷,把信访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10月21日人民日报) 民生无小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解决民众身边的小事。人民生活在不断改善,但群众在教育、医疗、居住、社保等方面还有不少难题需要破解,做好民生工作的关键,就是要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解事于民,多做雪中送炭的实事,多办纾难解困的好事,多化解民众矛盾纠纷。 近年来,福建省结合实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深化信访工作制度改革和机制创新。信访评理室的创立,构筑了源头化解矛盾纠纷的新平台。在各地的信访评理室,虽然开展信访评理的矛盾、纠纷可能各不同,但是目标都是一样的,就是希望大家都来说一说,从而把‘大事’变‘小事’变‘没事’。 首先信访评理室评理的过程就是释法析理、联系群众的过程,既是‘解事’又是‘解心’。并且评理员代表第三方参与评理,更易赢得群众信任,更易推动问题化解。评理员队伍主要由居民代表、退休干部、老党员、老模范、法律工作者、“两代表一委员”和政府机构工作人员等各方人员构成。 其次,有的信访评理室就结合地方特点和文化特色,比如武夷山茶室评理室设立在武夷山兴贤古街,温馨和谐的评理环境,让当事人稳定情绪、趋于理性,在喝茶闲聊中拉家常讲道理,推动信访纠纷及时就地解决。 在疫情期间,有的信访室用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微信群等新平台,开辟“线上信访评理室”。让群众不出门、少聚集就能反映和解决问题,打造“有温度”的线上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新阵地,创新了基层治理方式。 在2020年1月15日,林某到集美区信访局反映其于2019年9月向区有关部门申请宅基地翻建,一直未审批,望加快审批进程。集美区信访局结合疫情形势,在征得信访人和责任单位同意后,于2月25日组织开展“微信视频评理”,信访人、区建设局工作人员及评理员同时在线进行视频评理讨论。后来当事双方对该调解结果表示一致认可,信访事项也得到解决。(陈韬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