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节不仅是庆祝农业丰收,也是通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等方式实现群众精神和物质双丰收,潜移默化地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9月21日,新华网) 中国人是从土里长出来的民族。在中国的传统神话里,人是有女娲用泥捏出来的。自古以来,我们就依赖土地,离不开土地。许多中国人只要到了有土的地方,就立马能开荒出一块地方,种上些能吃的蔬菜。可以说,“土”是印刻在我们民族基因里的。 没有人可以离开土,因为人类需要的一切食物,都需要土参与其中。故而丰收对我们每个人的意义都非比寻常。丰收了,就意味着来年风调雨顺,大吉大利。中国人,是很讲究寓意的,丰收,寓意着生命的延续,寓意着喜悦与胜利。 既然我们离不开土,也就意味着即使是现在的城里人,往上数几代也是农民。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流淌着农民的血脉。自然而然,我们也必须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唯有如此,才能做到真正的文化自信。我们的很多文化,都发源于乡村。因为如果没有乡村为我们提供粮食,哪有力气去想别的呢? 仓禀足而知礼节。古人在很早以前便已明白一个道理,就是只有获得了丰收,不愁吃了,才能有力气去研究其他的东西,去寻找宇宙中更深刻的奥秘。粮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础;而丰收,是强化这种基础的必要条件。 农民丰收节的意义之一,就在于让人们,特别是城市中的人,能够近距离的感受丰收的乐趣。丰收来之不易,今年我们经历了新冠疫情、洪涝灾害、台风侵袭……仍然能取得丰收,一百多年是不可想象的。古代的老百姓是看天吃饭,遇到了灾害唯有自认倒霉。而现如今,我们有始终将人民放在心中的党和国家,我们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广大党员干部,似乎一切困难都变成了“弹簧”,被我们齐心协力的气势所压制。 又是一年丰收季。在未来,我们还将经历许多丰收季节。中国人和土的故事说不尽,我们从“土”里来,靠着“土”自力更生取得收获……“土”带给了我们太多东西,我们也要在以前的成绩的鼓励下,再接再厉,取得更多的胜利,让丰收之花开满神州大地。 (作者:陈向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