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作为青海省会城市,集中了全省近一半的人口,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需求十分突出;然而,地处欠发达地区,西宁的经济体量小、资源不均衡,与民生需求之间存在着矛盾。西宁拿出担当和勇气,抓住发展机遇,用改革作杠杆,撬动民生发展。(9月18日,人民日报)
西宁作为原本资源不均衡,发展机遇少的地区,如今该地区人民在小康路上越走越稳、越走越好,而西宁能够有如此发展,得益于勇于撬动改革的杠杆,在教育、医疗、生态发展等方面做出了重大改革,切实保障了民生,为地区经济发展,人民幸福康宁奠定了坚实基础。
改革教育,激活发展动力。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激活发展致富的源动力。改革教育让乡村学生能够享受均衡的教育资源,有利于提升学生素养,拓宽学生视野,让其成长为栋梁之才。待其长成,还未成为反哺乡村的重要内生动力,作为人才干部再次回到乡村,为乡村振兴增添动力。无论如何,改革教育都是一项利长远之际,必将助力地区发展。
改革医疗,兜底群众幸福。疾病一直都是阻碍群众致富的“肠梗阻”,有的贫困群众因为家中有病患,耗尽财产资源,也困住人力资源,在不断消耗与难以增收上贫困着。改革医疗,将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资源下沉、医防互补,创新家庭医生新模式,逐渐从治病向“治未病”转变,从“医联体”迈向“健共体”,兜住医疗底线,托住致富根基。
改革发展,激发生态红利。改革发展方式也是致富一方的重要内容,坚决“抑尘、减煤、控车、治企、整渣”,改变以前粗狂型生产模式,转而向新产业、新经济、新模式、新材料发展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求地区党员干部带领村民群众助力生态恢复、生态保护,激活绿水青山致富能力,让“绿色银行”造福于民。(文/何家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