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场秋雨过后,洞口县天气愈发凉爽。9月16日,醪田镇湛田村文秀学校建设基地在抓紧施工,干得热火朝天。去年8月,醪田籍企业家廖志文响应“亲邻回乡,扶志扶智”号召,捐资400万元,支持家乡发展教育事业,兴建文秀九年一贯制学校,解决湛田村及周边部分学生需早出晚归到邻近的隆回县上学的难题。(湖南日报,9月18日) 脱贫攻坚已进入决战决胜关键期,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工作方法,补齐短板弱项,提升帮扶成效,千方百计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巩固脱贫成果,提高脱贫攻坚质量和水平。 加大就业帮扶力度。掌握贫困劳动者就业群体结构,对未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者,加强劳务输出组织服务和企业用工需求精准对接,提供更多就近就地就业机会,千方百计让未就业的早日实现就业。抓好稳岗转岗服务,强化技能培训,进一步拓宽贫困劳动力增收渠道,保持贫困群众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条件基本稳定。同时开发更多的公益性岗位,细化和简化公益性岗位的安置类别、帮扶流程,以最快的速度吸纳就近就地就业,解决好稳定增收的问题,确保所有贫困群众有奔头、能致富、不返贫。 持续抓好产业扶贫。在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扶贫小额信贷风险防控等重点工作上下更大功夫,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利用产业扶贫资金和小额信贷政策,加大扶贫产业恢复生产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积极组织产销对接,利用“互联网+”开展消费扶贫、电商扶贫,着力解决扶贫产业“小弱散”和农产品销售难问题。 做好防范返贫致贫工作。进一步建立完善返贫预警监测和动态帮扶机制,要严格对照贫困县退出的标准和程序,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全面“回头看”,密切跟踪贫困人口和不稳定脱贫户、边缘户情况,全面查缺补漏,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特别是公共卫生服务短板,做好返贫人口的帮扶,及时落实好临时性救助、兜底保障等措施,推动完善水电路网向村户延伸,确保他们基本生活不受影响,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确保脱贫攻坚成果经得起查、经得起问、经得起检验。(文/王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