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麦一稻,惜之爱之——近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出《关于创新举措加大力度进一步做好节粮减损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深入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着力推进节粮减损反对粮食浪费,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9月17日,新华网)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每一粒种子,都是一个小小的希望,串联着数不清的硕果。植物的成长,是一件神奇而有趣的事物,从不到小拇指大的样子,到长成几千公斤的“壮汉”,中间有许多奇妙的化学反应,他们经历过无数惊心动魄的雨夜,也经历过炙暑的考验,最终摇身一变成为了即将送入超市和千家万户餐桌的美味原料。 在送入最终消费端口前,这些粮食都将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存储、运输、加工……每一个环节都在考验粮食“脆弱的心灵”。如此一来,如何让食物更好的到达最终的旅行目的地,就成了相关从业人员的头等大事。毕竟,要是处理的不好,在这些环节浪费的粮食,将轻易的达到餐桌上所浪费的粮食的无数倍。 在新形势下,各类农业合作社、农业种植大户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受设备的限制,某些地区的小规模企业在收割粮食等环节,往往由于技术的限制,造成了粮食的浪费。在这种情况,基层农业服务站点理应发挥出专业作用,联合引进高科技收粮机器,开展科学的收粮、烘干、仓储等产后服务,并定期安排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宣传科学种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农户头脑里潜移默化的植入科学种植的观念。这样一来,就有可能让粮食面对的“九九八十一难”变成在阳光沙滩“度个假”,不仅没啥损失,甚至还迎来了更为光鲜的新世界。 同时,针对不同的粮食种类,因有不同的应对措施,切实做到“因粮施策”,让每一粒粮食都得到最妥善的保护,安安稳稳的到达最终端市场,住进人们家里,奔向人们胃里。 值得高兴的是,目前多个地区农业合作社已经在这么干了,合作社里的党员干部也是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想方设法提升粮食生产、储备等环节质量,为减少粮食损失做了极大努力。相信伴随科技发展,未来粮食生产等环节的损耗率会越来越低。(作者:陈向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