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以来,南昌市青山湖区大力实施“大学生回村”工程,为60个村配备60名农村党建专职宣传员,破解农村工作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衔接中人才紧缺难题。(9月16日人民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个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党建强则乡村发展强。一个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声音的坚定传播者,是解决问题推动改革的主导者,是守法文明团结群众的示范者。 但在当前,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成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等问题,难以跟上信息化党建发展步伐,在推动乡村振兴中难有更大作为。同时,本土的青年人才大多远走高飞,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干部“青黄不接”的窘境。实施“大学生回村”工程,吸引更多优秀大学生回到家乡,充实到基层党组织,正是破解问题的金钥匙。 首先,解决了基层党建人才缺乏的燃眉之急。大学生有文化有见识,一来对党的方针政策更容易学懂弄通,从而以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给每一位村民;二来他们熟悉计算机操作,能熟练使用各种软件和APP,让一些老党员如释重负;三来他们有更开阔的眼界和新颖的观点,有能力帮助村级党组织捕捉有助于村子发展的信息和商机,为村子带来更大的发展。他们的到来,让农村基层党组织增加了新鲜血液,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还将有力推进党建信息化,为乡村注入更多新时代元素。 其次,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了急需的后备人才。大学生加入到农村基层党组织,肩上便有了建设家乡振兴家乡的重任。在老党员的传帮带之下,在与群众的密切接触中,在亲身经历和感受的工作里,他们将会经历与往日不一样的成长历程。同时,加上他们对家乡的特殊感情和认识,会激发出他们从未有过的干事创业激情。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不断成长进步,成为基层党组织急需的后备人才。 其三,为吸引人才能人回乡创业起了良好示范。俗话说,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当回村大学生扎根家乡大显身手,作出了前所未有的成绩。那些同样热爱家乡暂时还在异地他乡的人才能人看在眼里,高兴在心头,也会萌发回乡建功立业的念头。当村里人才能人越来越多,基层党组织也就越来越强,村子的发展就会日新月异,村民的日子自然会越来越好了。(作者:段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