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秉持科学态度、尊重科学规律、坚守科学认知、实施科学举措,展现了中国人民崇尚科学的理性态度与务实精神。(9月17日,人民日报)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伟大的精神滋养伟大的事业,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让科技创新为更多国家和人民所及、所享、所用,让科学精神一代代传承。 求真务实是科学精神的底色。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己任,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结果。“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广大党员干部要将这种科学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培养渴望知识、探求真理的进取精神,刻苦学习、努力实践的务实精神,怀着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开拓创新是科学精神的动力。科学无止境,创新之路并非平坦。只有那些执着追求、创新不停步的人,才能达到科学的光辉顶点。广大科研工作者们正是饱含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大力协同的科学精神,才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提供了重要保证。人民的需要和呼唤,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时代声音。因此,广大党员干部把鼓励创新、勇于创新、大胆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将不断探索未知领域、勇攀科技高峰的执着追求和创新精神转化为服务人民、奉献祖国的磅礴力量,让创新意识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新时代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就要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努力培养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有用人才,将精神的种子埋在每个中华儿女心中,永续相传、接续奋斗,朝着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砥砺前行。(作者:莫凤)
新闻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