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基层是个大课堂,更是个大熔炉,年轻干部要祛除“骄娇”两字,时刻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抱着一颗热心、爱心、公仆心与群众打交道,与基层肩并肩,了解群众疾苦,拜群众为师。只有这样,才能在艰苦的环境中增长知识,练就敢于创新的精神钢火,用真抓实干解决好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架起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中国组织人事报新闻网,9月14日刊) 近年来,在各地都开展了各式各样的“蹲苗计划”,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年轻干部的成长。基层是磨练年轻干部的大好平台,在基层工作过,有基层经验,很大程度上就有了驾驭复杂局面,统筹各种力量的本领,而这些也是年轻干部所在欠缺的——在经风雨,见世面之后,才能壮筋骨,长才干。笔者认为,年轻干部在基层的磨练,应该首重三个方面: 一是要有扎根基层的意志。基层工作繁忙、事务繁多,特别是在一些边远山区,还要面对着生活艰苦、交通条件阻塞这些困难。年轻干部在下基层的时候,要坚定自身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意志,要有近千家门,解万家难的决心,自不断的磨练中,彰显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信念。只有这样,才能吃得了基层的苦,练就一身“好本领”,实现人生价值。 二是要有谦逊好学的品质。年轻干部往往受过高等学校教育,有时候自认为在学校里已经学到了知识本领,忽视了在社会中,在人民群众中学习的机会。要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特别是在最广大的基层,农民群众往往是最富有经验的老师。年轻干部要摆正自身为位置,放下身子架子,主动向“田专家”“土秀才”这类基层经验丰富的群众请教,找准自身差距,不断充实自己各方面的知识,锻炼自身才干。 三是要有务实肯干的韧劲。在基层工作,意味着要直面群众,有时候在面对情绪激动的老百姓的时候,可能会被误解,被冤枉;有时候自己明明一腔热血壮志满怀,却被发现做了无用功。这些都是基层可能面对的问题,面对现实的“骨干”,年轻干部要保持踏实肯干的韧劲,既不被困难挫折轻易吓退,又有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一点一滴干好每一件工作,久久为功,持续进步。(作者:白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