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人才资源,推进高质量发展 “少年强则科技强,科技强则中国强。”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王挺表示,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培养科技后备人才,是不断增强国家科技竞争力的基础。要把科普深度融入教育,培养孩子们认识、热爱、拥抱科学的兴趣和志向。(9月15日,人民日报) 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从“天眼”探空到“蛟龙”探海,从页岩气勘探到量子计算机研发,众多重大科技成果的问世,莫不源于科技工作者的忘我投入、奋力攻关。实践证明,广大科技工作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最为宝贵的财富。 人才是最具活力的发展要素。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争夺市场占用率、抢占技术制高点、比拼品牌美誉度、企业方方面面日益激烈的较量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没有人一切无从谈起,没有各类人才推动和引领发展,地方经济的进步便缺少中流砥柱。吸引人才,需要创造有为有位的工作环境,提供广阔的创新创业平台和事业发展空间,让“英雄有用武之地”。 国家之所重者,人才也。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小康的决胜时期、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实现这些伟大的事业、完成这些庄严的使命,归根结底要靠人才,既呼唤“群贤毕至”,也需要“择天下英才而用”,更要让人才“百花齐放满园春”。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硬实力、软实力,归根结底要靠人才的实力。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终归是有限的,惟有人力资源,才是永不枯竭的战略资源;人才优势,是最需培育、最有潜力、最可依靠的优势。当今时代,综合国力竞争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谁掌握了人才竞争这个关键,谁就能永续发展、长盛不衰。培育好、开发好、利用好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工作关键而紧迫的任务。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面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决胜全面小康的新要求,我们要以更加发展的眼光、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理念抓好抓实人才工作,推动人才发展量增质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快速发展、催人奋进的伟大时代,我们所干的事业是前无古人、充满希望的开创性事业。伟大的时代是英才辈出的沃土,伟大的事业需要一批又一批高素质人才去开创。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正所谓“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同时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集全党全国全社会共同努力,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创新局面,我们必将赢得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作者:雪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