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区域化党建”为抓手,引领基层治理
今年以来,四川成都双流区怡心街道率先启动《区域党建绘好同心圆·全域社治建强共同体》行动方案,结合街道重组新建的特点,深挖内生动力,多措并举推动区域互动融合,以“区域化党建”为抓手,创建以“党建+”为核心的区域化党建模式,实行统联结合,推动辖区各领域党组织走向共融共生,实现了1+1>2的效果,开拓了区域化党建共驻共建、基层治理“多元共治”新局面。(9月15日《成都日报》)
四川成都双流区怡心街道,今年以来为及时有效解决居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痛点问题助力,将党建融入社区治理,以区域化党建全面引领基层治理全面提升。从而,使区域化党建共驻共建、党建引领从“虚”向“实”、基层治理“多元共治”新局面。
以区域化规划系统解决“各抓各”的问题。在过去,社区党组织掌握了大量政策材料,却没有载体可以使用;而企业则需要大量政策加持,却苦于没有渠道,导致政策落不到实处。为打破这一局面,怡心街道以“区域化党建”为抓手,创建以“党建+”为核心的区域化党建模式,在架构上,做到全街道“一盘棋”,实现合纵连横,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做强街道“龙头”、做实社区堡垒。纵向到底,构建“街道统、社区联、小区拢、网格兜”四级红色主轴。让各级党组织实现从“一厢情愿”向“一种契约”转变,街道切实担负起统筹责任,“轴心”地位更加凸显。
推行“区域化党建”,多方联动,推动辖区各领域党组织走向共驻共建。今年7月份,怡心街道与所有联盟成员单位签订联盟公约,探索建立了区域党建联盟。通过将基层治理从政府主导下的“多头管控”向党建引领下的“多元共治”转变。“区域化党建”的推行,构建了“党建引领、多方联动”的全覆盖、无缝隙服务网络。在社区共建内容确定上,怡心街道紧紧抓住群众需求,分男女性别、分年龄构成、分兴趣爱好、分知识结构、分籍贯风俗充分收集精准分析,切实了解社区群众行为特征,进而明确共建项目实施方向。在形式载体上,通过走访调研会、沙龙分享会、品牌微项目等专项主题工作使党建联盟成员参与到不同阶段的党建氛围中,从联盟成员、共建社区、服务群众、自我实现不同维度为党建项目的实施与不断持续向前提供推力。
以“区域化党建”为抓手,充分发挥群众工作优势,推动共商共治。社区内,建立议事共商机制,社区党组织牵头,邀请相关部门、驻街单位、社区能人等多方通过召开居民议事会和社区事务会商会对社区事务进行处理,确保基层治理不留盲区,让共建项目达到广泛参与、居民有感、互动有力、积极正向的效果,助力社区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升。(作者:任佩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