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大业,贵在用人。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党的事业薪火相传提供不竭动力,必须用好用活干部考察这一手段,涵养“听”被考察对象“为何人”“干何事”“有何能”的本领,考准考实干部。”(9月16日,组织人事报) 考察干部要见人见事见思想。干部队伍选拔关系着能否让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考察干部的过程中要多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多到群众中间听听对被考察干部的评价,看看他们是否在平时为民服务的工作中注意方式方法,是否能够让群众满意。要多到干部实绩的一线走一走看一看,看看是否符合相关的政策要求,是否能够为民造福,是不是有利于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要与被考察干部进行深入的谈心谈话,了解他们在思想、工作、生活上的状况,发现苗头问题要予以及时提醒,确保把思想正派、工作务实、生活清廉的干部选拔出来,给予他们更大的舞台展现自己,为广大人民群众做更多的实事、贴心事。 考察干部要善于拨开云雾见青天。考察干部的过程中,一些平时工作的同事和群众可能碍于情面,在谈话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假话和套话,干部考察人员要提高去伪存真的能力,最大限度的把干部的真实情况反映出来收集起来。考察干部要突出重点,要着重考察干部的领导能力、工作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力求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让优秀的干部能够脱颖而出,让有为者有位,无为者让位,形成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 要强化考察结果运用。对于那些群众满意、同事信任、业绩突出的同志,要及时的把他们选拔出来,让他们在更加重要的岗位承担更加重要的任务,进一步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帮助他们尽快进入新角色,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对于那些考察结果不好,群众反应不佳的干部,要及时的做好他们的提醒和疏导工作,及时的把他们从偏离航线的道路上拉回来,卸下他们的思想包袱,鼓励他们重新出发,力争重新获得群众和干部的信任。(作者:罗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