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记者从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获悉,日前四川省组织完成对四姑娘山、花萼山、九顶山、喇叭河4个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评估工作。结果表明,4个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总体良好,保护区内生态系统和重要保护物种栖息地保持稳定。(四川日报2020年9月4日) 水土流失、全球变暖,土地、森林、草原等自然生态系统不断被破坏,物种减少、生物多样性问题逐年严峻……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早已成为政府和公众关注的焦点,如何维持经济高速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关系是近年来政府工作的重要落脚点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会议上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高速发展,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拔高至同等位置,既要保护环境,又要发展经济,在二者之间谋求共赢,以绿水青山创造金山银山,用金山银山回馈保护绿水青山。 长期以来,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环境治理问题,一再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积极引导民众树立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环保意识,对水土流失,碳排放量过高引发的全球变暖,以及各类固体废弃物、空气污染等问题出台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大力发展氢能、太阳能光热等清洁能源,调整能源结构,合理利用资源,不断升级煤电等传统火电行业的各排放标准要求,推进脱硫脱硝、去烟去白等技术革新,发挥科技的力量推动优化保护环境。以战略眼光看待环境保护问题,加大环境治理的核查力度,深刻领略习总书记十九大报告中的思想内涵,坚定“宁要绿水青山的”决心信念,综合治理环境问题,深入调查各地区引起环境问题的内在原因及联系,彻底革除环境治理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同时必须将生态保护的观念深入到每一个个体,让全社会认识到生态保护的必要性,加大宣传教育,将绿山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内在联系普及到每一位民众,使其落实到每一次行动中。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的富强民主,离不开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保护我们的绿水青山,就是在创造金山银山,没有独立的金山银山,只有将金山银山育于绿山青山中,才能不断积累金山银山,建设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同守护大自然的绿水青山,创造属于人类的金山银山。(高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