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球迷来说,刚刚闭幕的俄罗斯世界杯不仅比赛精彩纷呈,也邂逅了不少中国元素。其中,6位中国小护旗手在世界杯闪亮登场,让贵州丹寨县名扬四海。过去一年,这个贵州小县与世界的联系变得紧密起来。比如,以丹寨“轮值镇长”创意扶贫项目为主题的《丹寨52个镇长》,在2018年戛纳国际创意节上斩获铜狮大奖。来自中国的创意扶贫,让世界感受到强烈震撼。(7月16日,人民日报) 在扶贫工作在全国开展的如火如荼的当下,各种扶贫点子层出不穷。要想找到适合地区经济发展的精准扶贫方法,还需要保证方法的创新性,激发内生动力的同时也要吸引社会更多的力量参与其中,毕竟众人拾柴火焰高。 海选轮值镇长,这样的“洋”办法,在过去可能都不被人接受和认可,可就是这样新奇的小妙招,吸引了社会关注,也为丹寨小镇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游客。旅游扶贫在各地都在推广,如果只是照搬照抄别的地区的成功经验,各地模式相同,无法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保证客流量都成问题,根本无法保障脱贫事业有足够的生长土壤。 要想带动贫困地区经济的长足发展,就得不走寻常路,打破陈旧机制,不断创新,创造独特的适合村情乡情的路子,想要脱贫的内生动力很重要,吸引大家加入到扶贫的事业中共同献计献策更重要。“众筹”在很多领域现在都很流行,也被很多人接受和认可。运用“众筹”来吸引资源帮助脱贫很有发展空间。 “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光靠几个扶贫干部毕竟能力有限,一人一个脑,做事没商讨;十人十个脑,办法一大套。把大家的智慧集中到一起,总能找到适合的脱贫之路,而且让大家参与到为脱贫事业献计献策中,有了参与感与成就感,就会有更多人把他身边的资源带到贫困地区。 扶贫工作不仅需要敬业更需要专业。如果只是表面下功夫,相互学习借鉴,那么不管是政府带动还是在社会上寻找帮助,带来的成果只是短时的,根本无法满足长期的脱贫攻坚任务。要想在长期的致富路上筑牢根基,就要用专业的精神把扶贫当做事业来做,不断创新,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找到独特的脱贫之路。 (作者:杨立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