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善于倾听群众的呼声 前不久,云南省陆良县纪检监察机关把监督“探头”延伸到田间地头,组织纪检监察干部深入劳动一线,面对面倾听群众意见和建议,积极收集精准扶贫、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落实惠民政策等方面的问题线索,坚决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在以前,经常听到群众抱怨,说平时很难见得到上面的干部,往往是内心有苦无处说,内心有话无人听的节奏;或者有的群众抱怨说来的领导干部检查督察次数倒是多了,可就是没办法说自己真心想说的;或者反应了问题,可问题总是在路上打圈圈,提的意见要么被忽视要么被软对待。这些抱怨或许有些偏颇,但是所反应的问题还是值得我们干部深思。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自然赋予人类一张嘴,两只耳朵,就是让我们多说多听。曾有大学研究者研究证明,人们每天花在沟通的时间是倾听为46%,说话为26%,阅读为15%,书写为13%,这说明沟通首先是从倾听开始的,那我们干部为何不好好做一个倾听者了?另一方面注意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是很重要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这也是我们党一贯倡导并坚持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毛泽东强调“要及时了解群众意见,倾听群众呼声,维护群众利益,重视思想政治工作……” 善于倾听群众的声音,是领导干部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的源泉,是检验领导干部工作作风和党性原则的重要标尺。群众的想法是最质朴的,意见是最真诚的,建议是最直接的。这些都是我们领导干部进一步改进工作无穷无尽的宝藏。目前,在脱贫攻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复杂的外部政治经济环境下,每一件都是爬坡上坎的难事、大事,这都需要我们党员干部集思广益、广纳群言。 善于倾听群众的声音,就是要对群众礼贤下士,虚怀若谷,放低姿态,以群众的视角,与群众交流,为群众说话,拜群众为师,成为群众的学生,学群众的语言,学群众的质朴,多问问群众的意见,真诚地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心关怀群众疾苦,努力做到“基层处处是课堂、群众人人为老师、服务事事当听课、调研时时在倾听”,如此才能与群众心贴心地交流,汲取前进的力量。 善于倾听群众的声音,需要有放下“官老爷”样子的勇气。群众的声音好比一面镜子,党员干部群众观点强不强、群众基础牢不牢、群众工作实不实、群众路线稳不稳,都能从镜子中反映出来。对于广大干部来说,如若经常在群众面前是一幅“官老爷”样子,说起话来 总是趾高气昂、盛气凌人、官腔十足,那么只能导致群众的反感和抵触,因而也就说不上倾听群众的声音了,更谈不上去引导和聚集群众做好群众工作了,因此,只有从思想意识上与人民群众保持一致, 放下架子、丢掉官腔,才能近距离接触到群众倾听到群众真心的声音。 面对目前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矛盾凸显,问题不少,对于群众的意见不仅要听、多听、乐听、善听,还要听进去、传上去、用起来,不能听归听做归做,“将意见转化为最后的行动”,这才能为又一个新时期的发展砥砺前行。 作者:杜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