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搭乱建全家短命”、“不出义务工全家无祖宗”、“人畜不分居 又无子孙又无妻”、……日前,网友曝料,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墨红镇补木村出现数十条诅咒式标语。(10月21日,北京时间)
乡镇工作面对的是广大农民的群众,所以乡镇干部往往在工作中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农民群众文化水平不高,政策理解能力弱,在和农民群众打交道时就不需要讲文明、讲道理,应该“接地气”,说一些群众听得懂的大白话。乡镇工作接地气自然是好的,解读政策用群众听得懂的方式,能让政策解读更到位。但是,接地气绝不能等同于粗俗甚至恶毒,党员干部应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树立起党和人民政府的良好形象 ,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是基层干部在解读政策时应做到接地气。做好政策解读,要有耐心,要采用“接地气”的方式。基层干部应通过学习,使自己政策掌握更全面,政策理解更透彻,这是向群众解读政策的前提。基层干部在开展工作时,解读政策应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把政策与群众的切身利益相关联。例如开展扶贫工作时,多跟贫困群众讲讲党的政策能为他们带来多少实惠;开展环境整治时,多和群众讲讲环境保护对于他们自己,对他们子孙后代有多少好处。总之,把政策群众切身利益相关联,百姓才会信服。
二是基层干部在开展工作时应做到通情达理。基层干部直接面对群众,做到通情达理很重要。要做到通情达理,就要做到明事理、通情理。基层干部在工作开展时切忌简单粗暴,更不能粗俗恶毒,伤害群众的感情。与群众交流时应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如何与群众推心置腹交流,学会用暖心的语言和群众交谈,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算是对群众工作真正用心用情,用心用情才能将工作落到实处,避免误会和矛盾的产生。
三是基层干部在开展工作时应明确自身定位。党员干部都是党的形象代言人,所以应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树立起党和人民政府的良好形象 。基层干部明确自身定位,有助于减少基层干部身上的傲气和痞气。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墨红镇补木村出现数十条诅咒式标语,就是党员干部自身定位不明的典型案例。基层干部在工作中不应把自己摆在高高在上的位置,要学会俯下身子,从内心树立起服务意识,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人民,从而避免这种粗俗恶毒盛气凌人的情况再次发生。
基层工作需耐心,面对群众需用情。党员干部在开展工作,尤其是在基层开展工作时,需用心用情,时刻注意自己的举止言行,不能把粗俗恶毒当作接地气,要注意群众的感情。党员干部只有做到为群众着想,才能真正为群众办事,才能让群众真正满意。 作者:程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