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重新定位---完成从“服务型”社区向“功能性”社区的转变 随着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社会矛盾已经转化成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社会矛盾的转变,意味着人民群众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作为最基层的群众自治组织的社区,我们应该怎么去做?如果说科技改变命运,那也可以说服务改变社会,功能改变社区。社区功能的完善,让社区从传统的“服务型”社区转变成如今的“功能性”社区,从矛盾纠纷调解到现在各类政务的需求,从“家长里短”到“共治共享”,以枫桥经验为载体,全面提高社区定位。对居民群众而言,这不仅仅只是功能上的更新和完善,更是服务理念的进一步务实化的体现。 一、 “型”转变功能 完善社区的各项服务功能,在“共治共享”上下功夫,发挥社区的共建联络动力,完善社区的功能。以社区“家”文化为导向,激发居民的主人翁精神,让居民能主动参与,推动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同时以群众居民参与为基础,完成社区的转型,构建功能型新社区。 二、 “新”搭建桥梁 招募辖区更多的志愿服务团队,完善社区功能队伍建设,引进各类社会组织为社区功能注入新力量,采用第三方资源参与社区服务的新方式,提高社区服务升级,以新鲜血液带动新生资源,提供新服务。以新带新,实现社会组织和社区互利共生。 三、“心”沟通交流 功能的提高,也需要提高社区的服务能力相匹配。提高社区服务质量,把居民当家人,急居民之所想、所急、所需,所盼,用心沟通用心交流,以完善服务功能为基准,提高服务质量为目标,打通社区与居民的最后一公里,以心换心,提高服务质量。 功能性社区需要功能性党组织的支持,以各小区党员为基础,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为抓手,凝聚小区机关党员,社区居民党员,业主委员会党员,物业公司党员等几方红色力量,积极构建打造温馨舒适的小区人文软环境,让小区功能性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这辆“三辆马车”共进,实现小区功能的完善,管理越来越贴心,也让社区功能转变真正落实在群众身边。(作者:刘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