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人社部将围绕“抓督促指导、抓典型带动、抓服务体验”,加大“快办行动”推进力度。继续紧盯162个联系点,坚持“每周一联系、每月一调度、每季一通报”,加强信息沟通,把工作落实到位。鼓励各地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带动面上工作整体推进。(7月22日,中国组织人事报)
人社部门是窗口工作性质,人社部门的改革直接关系到为群众服务达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关系着群众办事的效率,直接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归属感。近些年来,我国人社部门的改革一直在进行中,“马上就办”“只跑一次”“零跑腿”“码上办”等等,成为了近些年来的热门词语。
人社部门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改革更要接上地气,要将群众体验放在第一位,为群众办好事、快办事,将专业的能力和优质的服务提供给群众,让群众能够在办事中感受到执政理念的转变,能够得到如沐春风的感受。
人社服务要从老百姓最关注的事情入手,从保险、就业等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工作入手,让群众能够看得见、听得懂、算得清各项福利和政策,让群众能够得到发展红利的普惠。提升人社服务还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带领的便利,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腿,通过数据共享及时掌握群众所要办理的事项相关信息,让数据说话,减少办事环节和流程。
近些年来,人社部门一直秉承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改革创新,曾经因为互联网不发达、数据不流通而产生的证明材料多、排队时间久、办结时限长、工作纪律差、热线不好打、设施不便民等问题一一得到解决,专项整个的提升,要求更加规范,服务更加优质,流程更加简化,人社部门的变化体现在方方面面。
人社部门是窗口单位,处于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也是各项惠民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是群众办理各种业务一线,深化改革、坚持创新、队伍建设、作风转变,更加优质、便民、高效的人社服务,每一个都是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大事情。新时代的人社部门要将改革作为长效机制完善好,以人民更加满意的姿态呈现出的时代新气象。 作者:文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