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昭觉县将“悬崖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列入易地扶贫搬迁范围。今年5月13日,某色达体和妻子背着背篓,装着衣服、腊肉,告别住了多年的土坯房,前往昭觉县南坪社区集中安置点。(7月22日,人民日报) 多年前,进出“悬崖村”只能通过藤梯通行,没有公路,没有网络,没有稳定的供电,村民靠天吃饭。2016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村里建成了通往山下的2556级钢梯。随后,4G网络也通了,村民群众做起了“直播卖货”和民宿生意,日子越来越好。 2019年4月,昭觉县将“悬崖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列入易地扶贫搬迁范围,8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搬进了位于昭觉县城附近的新家,宽敞明亮的新家让村民群众的日子越来越红火。搬迁扶贫其实就是让贫困群众搬离生产资源匮乏的贫困地区,集中居住在安置点,从而享受更多的生产生活资源,助力村民群众高质量脱贫。并且为了让村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帮扶干部下足了精准扶贫的“绣花功”。 一方面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帮扶干部统筹相关资源,在集中安置点配置学校、医院、活动中心,确保幼有所教育、老有所医,满足搬迁群众的教育、卫生、健康等需求,切实让村民群众体会到安全感、归属感。 另一方面落实“稳就业”。通过培训村民群众相关专业技能以提高就业能力,并增强群众就业自信心。通过引进扶贫车间、创建产业园区、打造创业项目,从而拓宽贫困群众就业渠道和就业机会,切实落实“稳就业”,助力群众增产增收。 搬迁扶贫确实攻克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重要举措,不但要落实扶贫搬迁,更要跟进搬迁之后的扶贫支持,切实让扶贫搬迁成为贫困群美好新生活的奋斗起点,让搬迁扶贫助力贫困群众高质量脱贫。(文/何家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