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其年逾七旬的老母亲贾某因长期得不到子女的赡养而将其三名子女起诉到普兰店区法院,其中一名子女庄某某面对年逾七旬的老母亲,有钱养貉子,却拒不履行法院判决其给付老母亲的赡养费用。日前,大连普兰店区法院依法对其实施拘留15日的处罚。(澎湃新闻网) 有钱养貉子,却拒不养母,简直荒谬至极。而案例中这位七旬母亲的子女,似乎还不如一只乌鸦,后者至少懂得“反哺”照料自己的老母。众人皆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浓浓母爱,却不一定都能做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儿子儿媳痛殴七旬老母,我们该怎么办?”、“一男子街上当众殴打老母,背后原因令人心酸”、“七旬老母辛苦养大儿子却是个白眼狼”,种种虐待老人的社会事件曝光,大家疾呼其背后的直接原因是子女不孝,但是事件背后更多的“隐情”同样还值得深思。那么对频发的虐待老人事件,仅靠道德约束就足以解决问题吗? 随着我国老年化加剧,老年人数量的增速也在不断加快,“关爱老人”从家庭伦理上升到了社会发展问题。在接下来的阶段,政府应切实履行责任,政府还应加快完善养老保险体系,创新养老方式,从目前老年人的社会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更加科学的养老保险政策,创新养老方式,比如“小养老、老伴小”。同时,出台相应政策保障社会爱老尊老,严惩不孝行为,营造社会尊老爱老的良好风气。 除了要抱紧政府这条“大腿”,社会养老力量也要及时参与也不容小觑。在政府养老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和加强社区养老,配合社会舆论积极宣传“关爱老人”,助力建立多元化敬老养老体系配合家庭养老。 敬老爱老,不是一张“空头支票”。对老人这个特殊群体,我们要善待,更要关爱。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直线上升,每一位公民都应享受社会发展的红利。这所以,就需要我们跳出以往以家庭养老为主聚焦老人身体健康的传统思路,要家庭、社会、政府齐发力“身心兼备”关爱老人,让每一位老年人都不空巢,让每一位老人快意人生又找回曾经的风采。 作者:王柳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