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荣县2020年新任副科级领导干部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开班,开设了《共产党宣言》解读、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解析等理论课程。(7月14日,人民网)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以下简称《修养》)这部名篇丰富了党的建设理论,80多年来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重温这部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光辉的重要文献,对于新时代领导干部锤炼党性修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共产党人加强党性修养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党性修养是每个党员的必修课,一个合格的、成熟的、真正的共产党人,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修养》就是一部共产党人的“心学”。 学习《修养》,立德修身。《修养》在当时就是党员干部思想言行的一面镜子,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与行相结合的产物,为共产党员的修养树立了现实榜样。共产党人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必修、常修的终身课题,加强党性修养、筑牢信仰之基,加强政德修养、打牢从政之基。 学习《修养》,忠于革命忠于党。“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忠诚,是一种品格、一种信仰,也是一种作风养成。忠诚,是真心诚意、尽心尽力之意。这正是《修养》强调的真修养。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坚守理想信念、立根固魂,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陶冶品格情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做一个牢记初心使命、始终忠诚于党和人民的合格共产党员。把对当党忠诚表现在始终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在党忧党的具体行动中,奏响对党忠诚的时代主旋律。 学习《修养》,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修养》指出,共产主义事业是人类历史上空前伟大而艰难的事业,在实现共产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克服各种困难也就是共产党人很自然的责任。担当是一种责任。担当是“铁肩担道义”的理想信念,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海阔胸怀,是“时刻听从党召唤,专拣重担挑在肩”的英雄气魄,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的无私奉献。这种担当作为,不是顺风顺水时,做点顺水推舟的事情,而是日常工作要时刻不忘肩负岗位职责,能尽责、敢担责,勇挑重任。面对重大原则问题立场坚定、旗帜鲜明,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面对改革发展问题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在矛盾和问题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面对急难险重任务豁得出来、顶得上去。 学习《修养》,将进一步引导广大年轻干部锤炼党性修养,培养敢于攀登、勇于奉献的实干精神,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作出贡献。(小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