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加贵:坚守初心,奉献教育事业 1999年9月,我得到通知要被调离落松地村。临走时,我给同学们上了最后一节课。学生们七嘴八舌地问我:“老师,你能不走吗?以后我们还能见面吗?我们一起把你送到新学校,可以吗?”记得当天大雨倾盆,学生们披着雨衣、打着伞,在积满泥水的路上一步一滑地走着,一直把我送进新学校。我脸上的泪水和雨水混在一起,尽情流淌。再后来,我又申请从新学校调回来了,因为心里放不下落松地这群孩子——他们需要我,我也需要他们。(7月20日,光明日报) 农加贵,男,壮族,1966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四有好老师”启功教师奖获得者、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莲城镇落松地小学教师。 不惧风险,毅然前往“麻风村”任教。20世纪50年代时,落松地村是个麻风病集中医治点,先后有56户人家180余人搬迁至此定居,但除了县皮防站的专业医生到村口的专用点发药外,仍然没有人敢走近“麻风村”,更不要说去“麻风村”当老师给这群特殊人群的孩子上课。1986年9月,农加贵顶住世俗的冷言风语和亲戚朋友的苦苦相劝,选择到落松地担任第一任教师。 无悔坚守,为教育事业献出情和爱。刚开始,落松地小学只有一间低矮的土坯房教室、几张学生们从家里抬来高矮不一的桌凳和一块用墨水把木板染黑的黑板,农加贵找来了一些旧课本,从此拉开了他教学的序幕。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农加贵一干就是30多年,他运用自己总结的“复式教学法”,共送走了11届学生、110个孩子,他们走到了山外的工作岗位,成了公务员、医生、老师、警察、企业管理者……这些年,国家各项扶持政策接连不断,学校里盖起了四层小楼,修建了操场,还安装了各种教学设备,硬件设施大为改观。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有付出必有回报。1998年,农加贵由一个代课教师转正成了一名正式的人民教师,他还先后获得“莲城镇先进教师”、“广南县先进教育工作者”、“云南省教书育人楷模”、“特别关注乡村教师”、“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首届马云乡村教师奖”等荣誉称号。我们要向农加贵同志学习,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牢固的公仆意识践行初心、以一辈子的坚守永葆初心,扎扎实实为民谋利、为民尽责,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丁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