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吃穿用度到日常消费,从财富积累到学历经历,从职级职位到收入待遇……生活中,一些人总是喜欢比较,而一旦走入盲目攀比的怪圈,则容易内心失衡、陷入迷茫。置身于物质丰盈、充满诱惑的现代社会,如何避免不良影响、防止攀比心态,做到冷静理性、独善其身,是摆在领导干部面前的一道现实考题。(10月23日,人民日报)
攀比之心,人皆有之。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攀比观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年轻干部来说更是如此,面临的“攀比”境况和要求更高更多,更不可盲目攀比,更要树立正确的攀比观。
坚定理想信念,涵养正确心态。党员干部对“攀比心态”必须防微杜渐。如果任其疯长,就会丧失正确的政治方向与信仰,就会陷入追求感观刺激、攀比享乐的怪圈,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坚定信念、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五好干部标准。党员干部在践行合格党员标准过程中,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理想信念的起点和支点,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生。
遵守党纪法规,做到自律自省。有少部分党员干部很爱比,不是比工作、比贡献,而是比阔气、比享受、比义气。为了要“比过别人”,挥金如土、挥霍无度。如此攀比,靠工作当然是远远不够的,最后的结果就是权力跑马,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党员干部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要始终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培养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鉴别力,遵守党纪法规。不盲目攀比,自律自省,审时度势,明辨是非,不迷失方,不沾邪气、不入旁门、不走左道、不乱伸手,要做到洁身自好。
增强担当意识,真正为民服务。攀比如同一道锁链,容易束缚人的手脚,限制人的发展。少攀比多对比,时刻不忘自己的职责,多比贡献,少比享乐;多比工作成绩,少比福利待遇,才能比出动力,比出干劲。进一步激发干部的担当精神,努力培养忠诚对党、忠心为民,敢闯敢试、团结协作,本领过硬、担当有为的党员干部成为当前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具有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时不我待、只争朝夕,从而真正做好为民服务。 投稿人:梧桐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