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探索数字乡村发展新模式,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互联网创造了经济发展新模式,虚拟经济随着互联网发展应运而生。数字乡村借势互联网的发展,统筹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信息化建设。2020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收官之年,农村问题是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利用数字乡村,解决好“三农”问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完善乡村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指出,在2020年,我国行政村4G覆盖率应当超过98%,农村互互联网普及率明显上升。建成一批特色乡村文化数字资源库,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向乡村纵向发展。到2025年,乡村4G深化普及,5G创新应用,建设一批具有产业孵化、技术创新等功能的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中心… 当前任务,是要大幅提升乡村网络设施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快农村带宽通信网、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发展。推进农村地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同时,做好乡村网络安全工作。同时,还应完善终端和服务供给。鼓励开发适应“三农”特点的信息终端、技术产品、移动互联网应用等。打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安全使用的乡村信息基础设施。 探索乡村经济新业态。 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广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农业领域的应用,促进新一代技术与农村生产经营管理的结合,将之应用到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领域。完善农村电子商务支持政策,深入开展农商互联。推动互联网与特色农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农业、认养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等农业新业态。 探索乡村数字治理新模式 提高农村社会综合化治理精细化、现代化水平,推进村委会规范化建设,开展在线组织帮扶,培养村民公共精神。推动“互联网+社区”向农村延伸,提高村级综合服务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建设法治乡村。依托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加快推广“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等改革模式,推动政务服务网上办、马上办、少跑快办,提高群众办事效率。 加快数字乡村与乡村发展节奏相结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立与乡村人口知识结构相匹配的数字乡村发展模式,推动城乡发展融合,引导城市网络、信息、技术向乡村流动。着力发挥信息技术创新的扩散效应,信息和知识的溢出效应,加快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发展,做好乡村振兴这篇文章。 (作者:何世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