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草坪种植基地一派忙碌景象,村民们正在抢收草坪。(2020年7月17日,人民日报)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就将消除贫困和实现共同富裕作为重要奋斗目标,将增进人民福祉、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且始终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将人民群众的急切需求放在心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更是将脱贫攻坚放在治国理政的高度上,提出了精准扶贫等一系列重要的扶贫方略,对于引领各地实现脱贫摘帽提供了思想指引和根本遵循。 发展产业是精准扶贫的根本之策,是各地依托当地优势资源、促进农业高效发展的关键措施,同时也能促进当地农业尽快实现现代化升级、农民尽快增加收入,是当前各地扶贫攻坚最长效的方式。各基层党组织,作为引领地区发展的排头兵和领头雁,在因地制宜探索适合的产业扶贫方式上发挥着充分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模范先锋作用,对于切实贯彻落实党关于扶贫攻坚的相关政策、确保脱贫摘帽上贡献着中坚力量。近年来,我们看到江苏省海安市西场街道热港村积极调整传统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同时在这些产业中常年安排包括贫困户和残疾人在内的近百名剩余劳动力在基地务工,不仅帮助他们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同时还切实引领他们实现了增收脱贫。 每一个党组织都是一个战斗堡垒,为我们奋勇拼搏、引领前方。在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我们还有很多硬骨头要啃,还有很多艰巨的任务要完成,因此,我们必须要坚定党的领导,选准精准脱贫的道路,通过不懈的努力、团结的奋斗,如此,我们与胜利终将相遇,我们与幸福一定谋和。 作者:星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