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体检”激活村级班子向心力 这些村社干部的主要问题是:平时得过且过或长年外出对村事务不闻不问,群众办事找不到人,导致各项中心工作全面落后。“如今在绍兴,大错不犯、啥事不干的村社干部已经很难立足。”绍兴市组织部长徐晓光说。(7月16日人民网-人民日报) 村社干部不作为是另一种形式的“微腐败”。浙江一则处理村社干部的通报显示,一些村社干部长期外出经商,对村事务不闻不问,民怨甚大。事实上,基层干部庸懒散的问题并非个别,亦非偶然,这些人尸位素餐,整天只想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盘算着如何发家致富,并没有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把群众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不但不为群众办事,甚至还与民争利。村社干部是离人民群众最近的“干部”,是村民投票选举出来的,寄于了群众的信任和希望,理当诚心诚意地为村子发展、村民致富付出心血、干些实事。村社干部的不作为,不仅辜负了群众的信任,也是另一种形式的腐败,容易助长基层的不正之风,破坏基层的政治生态,不可小觑。 村社干部的庸懒散病值得警惕。十八大以来的反腐案例中不乏基层“微腐败”,一些村社干部法治意识薄弱、纪律意识淡薄、毫无党性意识,甚至不知道组织的存在,一边披着村社干部这层“皮”在贪欲的纵容下利用职务之便把黑手伸向五保金、低保金、涉及补贴等群众的“保命钱”,层层克扣,连一分一厘也不放过,其贪腐之手段、扭曲之心态令人发指;一些村社干部背靠宗族势力、黑恶势力、“上面的人”,甘当“白手套”,与民争利、插手工程、争夺项目,非法牟取暴利;另一边却将自己等同群众,完全忘记作为村社干部应的担当和责任,对群众的事和村子发展毫无关心。如果任由这些“苍蝇”“蚊子”猖獗、滋生,后果不堪设想。 “履职体检”激活村级班子向心力。村级班子是村子的领导核心,村级班子整体素质低、村社干部不作为,必然导致村级班子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丧失。浙江绍兴组织换届“回头看”民主评议,开展村级班子“履职体检”,让不合格村社干部原形毕露、受到集中处理,让软弱涣散村级班子成员得到调整,让农村“微腐败”、不作为等问题得到深彻整改,产生了强大而持久的震慑。群众的监督是最好的“防腐剂”,群众参与的评议是最有效的“试金石”,通过“履职体检”,既让村社干部看到自身问题、受到警示教育,也让群众看到基层党组织自我净化、自我改善、自我提高的决心和能力,必将有效激活村级班子的向心力,赢得民意支持。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建强基层战斗堡垒,激发村社干部活力,一方面需要推动村社干部教育培训常态化制度化;另一方面要建立负面清单,坚持对庸懒散干部的“零容忍”,严格落实“能上能下”制度,让有为者有位,让无为者为位,坚决把不愿作为、不敢作为、不能作为的村社干部淘汰出局,始终保持村社干部队伍的生机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