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谣言几时休 文/马朝伟 燕麦致癌、食盐有毒……在很多网络自媒体上,食品安全谣言层出不穷。一些旧谣言甚至在专家辟谣后,过一段时间改头换面卷土重来,阅读量动辄10万以上,引发人们的焦虑。《2017年食品造谣治理报告》显示,微信是食品谣言传播主平台,占比高达72%;其次是微博,占21%。(新华网 10月22日) 当下进入信息化时代,舆论传播进入自媒体时代,在信息的大量产生、复制、重组下,越来越多的谣言出现。这其中,那些披着“科普”“震惊!不看后悔”等外衣传播假知识博眼球的信息如同雨后疯长的野草,在利益刺激下愈发猖狂。固然自媒体让每一个人都拥有了话语权,人人都可以传播信息,如果正确使用会促进社会健康、快速的发展。但事与愿违,自媒体市场尚处在蹒跚学步阶段,鱼龙混杂。同时,相关体制不健全,监管无力,注定这种谣言、假知识还将猖獗很长一段时间,只能依靠读者个人甄别。 因此,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该恪守网络文明,学会在漫天流言中守脑如玉,学会坚守沉默,等待真相。自己养成良好信息获取与传播习惯,学会辨别信息来源渠道是否正规,信息内容是否符合基本常识或道德伦理,对一切“删前速看”、“增寿益智”说不,消减这些谣言传播温床,让这些“病毒”死的更快。 整治自媒体谣言不仅需要网民读者自身,国家部门也要重拳出击。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于自媒体的监督立法,重点强化监督自媒体申报、管理、审查、举报等专项环节的管理,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经常性监督审查机制,对于制造散布谣言的发现一起问题查处一起。另一方面媒体监管部门要加强与网络监管、公安等部门在长效化信息交流、联合执法等方面的沟通,对于那些趁乱造谣生事、别有用心的不法分子,要及时联合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依法整治,净化网络“噪音”,让自媒体时代走出谣言惑众的“怪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