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感悟
通过阅读和学习《习近平用典》一书,它是一本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充满正能量、充满激情动力、提升精气神的书,看后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还可以很好地理解国家领导人的执政理念和施政方针,也让我通过学习阅读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有了一些感悟。 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更应该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不仅要提高实践能力,更要修身、养德。读了《习近平用典》,字里行间,处处展示出书记的博学和智慧。我认为学习《习近平用典》,不只是记住几句名言、了解几个典故,更应该像习总书记那样,由此推开门、迈开步,不断深入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宝库。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理论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走进经典文化的海洋、加强学习、提升素养,这样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就会更加有底气、更有信心。 作为一名特教老师,要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从业精神。习书记曾经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推行八项规定,抓好作风建设,中央领导率先垂范,因而能上行下效,清风劲吹。在我国历史上,注重修身立德、为官清廉。是许多思想家倡导的政治主张,也是一些正直的士大夫终身恪守的为官准则。为政如此,作为一名一线的特教教师和班主任更应该这样。我们经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就是要正其身、修身立德,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我们的学生都是未成年的特殊孩子,他们不仅跟我们学习知识,更要学习为人处世,我们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对特殊学生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因此我们作为特教教师首先要认真读书学习,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品德修养,这样,才能提起学生兴趣,教学工作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习书记新时代的孝道的论述体现在他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当中,更体现在他持续推进老龄事业发展的治国理政的务实举措当中。作为一名特教教师,要有尊老、敬老的美德,还要教会学生们尊老、敬老要从小做起,从身边事情做起,从现在做起。 作为一名特教教师,要有“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的认识。改革发展的形势在变化,我们的思想观念、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也应跟着变,否则就会出现能力不足、思路不对、方法不当等问题,最终导致效果不好的结局。习书记高度重“本领恐慌”问题,曾经用“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来形容一些干部存在的能力短板。我们教书何尝不是如此。如果我们的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方法、教育教学的目标和终极理想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或者仍然停留在过去,那么越是苦干就越是南辕北辙。我们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能具备“诲人”的资本,“忠于职守,永求上进”,我们才能完成一名教师“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文/黄玉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