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五个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改革开放的40年,是我国逐步消除贫困的40年。现在,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就要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脱贫攻坚进入最为关键的阶段。(人民日报2018年10月18日01版) 一转眼,我们已经迎来了第五个国家扶贫日,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脱贫攻坚胜利的号角已经吹响,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握时机,奋勇冲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要牢固树立“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的理念,把基础打牢,才能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固本培元,提升基础力。加强基层党建,助力精准脱贫,在不断的探索中走出一条成功的脱贫路子。将基层党建与精准脱贫有机结合,加强扶贫战线上的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村级党支部的战斗力,充实基层组织工作力量。加强贫困村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严明政治纪律、工作纪律、群众纪律,充分发挥贫困村党员在脱贫攻坚领域的示范带头作用推进抓党建促脱贫各项任务的落实,加快精准脱贫进程。 真抓实干,提升凝聚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关键在干,关键靠干。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脱真贫,真脱贫,决不能搞“数字脱贫”,把责任放在心中,把担当扛在肩上,这不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紧迫要求,更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初心。要把工作进度牢记于心,带头落实,强化督导,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好脱贫攻坚的每一个环节,团结凝聚广大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让他们钱包鼓起来,日子富起来。 精准开方,提升造血力。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我们面临都是广大的农村,想要他们尽快致富,就要善于利用当前的资源,坚持走产业扶贫的发展道路。发展壮大薄弱村空壳村集体经济,拓展产业扶贫的路径渠道,因地制宜的发展适合当地特色的产业,促进三产深度融合,打造种养殖基地和专合社,带动群众发展规模种养殖业,实现贫困户增加,同时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提高农村新型农民的创业、就业能力,培育农村致富能人,加强贫困村群众造血能力。(王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