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扶贫慰问“变了味” 从兰州南出口附近的一条小路上山,便来到了七里河区后山地区。这里,山连山、山环山,山大沟深,梁峁纵横。受制于交通不便、地形复杂、干旱少雨等原因,长期以来,这里的阿干镇、黄峪镇、西果园镇、魏岭乡等后山地区四个乡镇成为贫困落后的代名词——2014年底,全区1乡5镇9个街道中,涉贫的均是后山四乡镇;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2户、7246人,也全在后山四乡镇。(10月22日,人民网) 当前,笔者在下乡走访贫困户时发现,不少帮扶干部对自己所联系贫困户帮扶措施采取单一的通过节假日对贫困户发放慰问金的方式,而平时对贫困户缺少关心和帮助。诚然,利用节假日的机会对联系帮扶贫困户聊表心意,不仅拉近了与他们的感情,也让其利用这些微薄的资金购买一些生活的必需品,但是若是长期以此扶贫,难免会助长了贫困户被动扶贫的思想,脱离了扶贫的真正目的。 笔者认为,对贫困户资金慰问可换取其他灵活的方式进行,比如最近各级政府开展的以购代捐活动,购买贫困户销量难的农作物和农产品或者帮其联系销售渠道等,更能激发贫困户脱贫奔康的内生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扶贫关键在于扶志与扶技相结合。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想彻底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仅靠“输血”扶贫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突出“扶志”,要把群众过去“等、靠、要”的思想转变为“我要富”的思想。帮扶干部应摸清楚贫困户的家底,了解贫困户的意愿,动员贫困户通过产业发展或者外出务工等方式主动脱贫,开展产业发展大讲堂,组织林业、农业、畜牧业等技术人员对贫困群众开展就业培训,提升群众自身发展技能,向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等多种方式,把输血式脱贫变为造血式脱贫。 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攻坚拔寨啃硬骨头的关键时期,广大扶贫干部应立下愚公移山,咬定目标、苦干实干,真扶贫,扶真贫,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真心实意的投入到扶贫一线中去,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姓名:罗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