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轮替,年复一年。10月17日,我们又迎来了世界扶贫日,这是中国第5个扶贫日。(10月17日,中国组织人事报)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党员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应主动自觉将脱贫攻坚工作扛在肩上,用心用情将脱贫攻坚工作落到实处,并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党员干部要有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责任与担当是共产党员的忠诚使命,是一种品质,是对自己所负使命的忠诚和守信。而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基础和前提。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亦是责任与担当。为此,党员干部要做生产发展的带头人,要做新风尚的示范人,要做和谐的引领人,要做群众的贴心人。
党员干部对贫困户应做到用心用情。广大党员干部扶贫帮扶用心、用情就要少些口号、少些空泛表态,能搞形式主义。要倾注感情、扑下身子,把组织的信任化作工作的动力,把工作做到关键处,暖到人心里。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水滴石穿的韧劲,深入田间地头,多听群众意见,多问群众需求,弄清帮扶事项。进一步摸准贫困户的致贫原因、脱贫意愿、帮扶计划,制定完善帮扶计划,明确帮扶项目和增收渠道,要想方设法帮助贫困户实施到位。
党员干部开展扶贫工作应脚踏实地。一方面党员干部应做到有公心。做群众工作,没有公心,方向错了,群众就不会拥护。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只有把群众当亲人,脚踏实地走好扶贫攻坚的每一步,确保扶贫对象精准,再谈扶贫目标精准、扶贫内容精准、扶贫方法精准,最后是扶贫保障才能精准。另一方面党员干部应做到有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创新思维,脚踏实地,主动作为。为群众脱贫致富来不得半点虚假,莫名其妙之中被纸上出列、数字脱贫这种现象必须杜绝。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广大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应做到严与实,对贫困户应做到用心用情,从而将扶贫政策真正落到实处,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 作者:程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