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汪艳青 于 2020-6-8 11:13 编辑
一座城,一条街,总有一个地方,让人流连忘返,记忆深刻。庚子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全民居家隔离,告别了城市的喧嚣,人间的烟火。近来,全国上下同心协力,医护人员“逆光而行”,国内疫情形势好转,全国范围陆续放开地摊经济,恢复了生动的市井生活画面。 小摊点,大民生。地摊经济历来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烟火的重要标志。地摊经济吸纳了庞大的就业人口,为市民提供了灵活而多样化的服务,发挥着打通城市“毛细血管”的作用。因此,助力地摊经济是城市发展的加速器,能够恢复城市的社会弹性,重燃城市的烟火气息。 助力地摊经济,在柔性管理上着力。城市经营应坚持利民便民不扰民的原则。因地制宜,合理划分区域,明确时间节点,分时段、分类别、按需求轮流经营,助力经济恢复,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城市管理应坚持人性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发现问题做到清查一个、整治一个、规范一个。商贩摊主应文明出摊,主担卫生责任,以品质顺人心,以服务赢口碑,切实满足广大市民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助力地摊经济,在强化监督上聚力。政府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立足职能,加强指导、严格监督、细化部署,赋予地摊经济合理的存在空间。与此同时,要制定准入许可标准、从业资格条件和商品入市手续,采取颁发资格证、许可证等方式,给与从业者合法地位。城管部门要维护经营管理秩序,实行流动巡视,实时监控;环保部门要实时监测环境问题,对于不配合或恶意扰乱秩序或破坏环境的商家,可以剥夺他的参与权;市场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问题坚持底线思维,随时抽查,充分预估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风险,把工作做得更深入、更细致、更扎实;各部门要协同谋划,联合推进,找到治理城市和方便群众的平衡点,体现为民服务、以人为本的精神。 助力地摊经济,在精准服务上出力。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相较于钢筋水泥的“城”,市民更喜欢有温度、聚人气且可控的“市”。政府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用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做好地摊经济的长期规划,提升精细化服务水平;落实美化亮化工程、推动强电工程落地;加快商贩人员健康证的办理,简化办证流程,提升办证效率;建立健全投诉机制,发放权威、详细、具体可操作性的入市指南,为地摊经济文明营业助一把力。 城市有烟火气,才有人气,才会其乐融融,更具包容性。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的风土人情和人文特色,地摊经济也应该因地制宜,成为独一无二的风景线。 作者:汪艳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