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委开展不作为不担当问题专项治理三年行动以来,全市上下以疾风厉势掀起“问责风暴”。今年1—6月份,全市共查处不作为不担当问题1017起,处理1404人。近日,市委决定对倪祥玉等8名市管干部不作为不担当问题进行严肃问责。(7月16日天津日报) “食民之禄,担民之忧,忠民之事。”作为国家干部,背负着为人民服务的使命。然而,有些人却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觉得无过便是功,不干就不会错。这恰恰助长了懒政怠政的气焰。天津开展的“问责风暴”暴露出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存在政治站位不高、责任意识不强、不抓落实、敷衍推诿、消极应付等不作为不担当问题。严肃问责上述8名市管干部,再次表明了市委向不作为、不担当问题“开刀问斩”的坚定决心和鲜明态度,持续释放了不担当、不作为、不为民的干部在天津没有“容身之地”的强烈信号。因此,如何去判定懒政怠政是治理为官不为的难点之一。 笔者认为,官员不作为的危害并不亚于腐败。“为官不为”有可能导致国家行政机构的正常运转出现问题,损害了公共利益,也损害了政府的形象。首先,加强依法问责,管好人,立好规,完善考核机制,明确职责,确立科学制定考核监督制度。一方面对不作为、不称职的干部大胆拿下,另外对一些优秀的领导干部也要大胆地表扬。其次,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群众监督,实行无为问责制,让庸官懒官无所遁形,让能官勤官大行其道。最后,对党员干部要加强宗旨意识和从政道德思想教育,树立担当精神。让为官者要提高思想觉悟。只有营造“为官有为”的环境,才能让“为官不为”的隐性腐败无处生存。 作者:月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