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给新时代青年的寄语。作为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青年一代,的确有着任何年龄段都不具备的独特优势。青春的代名词叫“奋斗”,不去大胆尝试,不去搏击风浪,要青春干什么?没有经历过起落、没有穿越过风雨,青春是黯然无光的。所以,转变你的思维、迈开你的脚步,以百折不挠的人生姿态拥抱你的青春。 堵住口舌,将“抱怨”转为“抱负”。现实生活中,许多年轻人抱怨自己的人生:找不到好工作时,他抱怨这是个拼爹的时代;别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时,他在算计国家给了他多少好处;肩上担子重了点时,他抱怨人生太苦……无论哪种抱怨,带给我们的影响都是消极的。“抱怨”是世界上最无用的东西,因为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与其埋怨别人,不如找找自己的问题,改变自己可比改变别人容易多了。嘴上说再多不如脚下挪一步,立个志向、树个目标、有个抱负,人生才有行走的方向。不甘落后、奋起直追,才有可能缩小差距,获得可喜的进步。 找到症结,使“阻力”成为“动力”。压力和阻力是客观存在的,每个人都会遇到,有的人在压力、阻力面前越挫越勇,最后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也有的人在压力、阻力面前不断退缩,一蹶不振。外在阻力和内在动力一直是在博弈之中,其中哪一方占据上风,就会出现与之相对应的结果。比如:外在的压力给你的感觉是500斤的力量,而你觉得自己可以承受的压力是400斤,这时你就会在压力面前喘不过气来,无法承受之重;而如果你觉得自己可以承受1000斤的压力,这时外在的压力就可以轻松被克服,并且这些压力会激起你奋斗的欲望,让你越挫越勇。原来导致你停滞不前的并非是这些阻力和压力,而是你内心的感受,目标感、胜任感、配得感,这些积极的感受能够迸发出巨大的能量,给人克服困难和战胜挫折的勇气。 摒弃平庸,让“无为”变成“有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平庸”从来不是原罪,“不努力”才是。见过很多家境贫寒,依旧刻苦攻读,想搏个出头日的寒门学子;也见过工作繁忙,依旧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提升自己的年轻人。他们这样的努力和辛苦,未必一定能在未来发生“质”的改变,但至少靠着这一点一点的进步,在不断接近自己想要的东西。长城不是一天建成的,将军不是一天就当上的。无能的人只会自怨自艾,然后什么都不做,真正勇敢的人都会选择奋起直追,把“目标和追求”细化,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会离成功越来越近。(作者:翟丽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