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边疆几个县市调研发现,有的地方给钱、建房等物质扶贫比较多,扶志等精神层面的帮扶却比较少,甚至出现贫困户不想“摘帽”的现象。走访一家贫困户,全家人已经住上了由当地扶持一半、自己贷款一半建成的宽敞房屋,但当问及贷款怎么还的问题,“靠政府”的回答令人有些惊讶。(7月12日 人民日报) 人穷志短,贫穷的根源在于志穷,志不立起来,再多的投入都难以改变根本。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要注重扶贫先扶志,通过“精神脱贫”引领“物质脱贫”,由“被动脱贫”向“主动脱贫”转变,增强贫困群众自我“造血”能力。 扶贫先扶志,要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上的引领作用。“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脱贫攻坚任务艰巨而繁重,对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和堡垒作用的发挥都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把党员集合起来、把群众组织起来、把脱贫攻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着力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深化农村改革和保障改善民生的前沿阵地上发挥党组织功能作用。 扶贫先扶志,要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老子》中有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意为传授给人以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可见教授方法的重要性。调动村民的积极性,首先要转变群众的旧观念,变“索取”为“自取”。要加强宣传先进典型,把脱贫靠自己双手的思想传递给贫困户,破除“人穷志短”和“等靠要”的思想,让摆脱贫困的气魄与力量成为贫困群众最大的财富。其次还需传授技术,深入基层为贫困群众“把脉问诊”,结合业务、技术培训,让贫困群众学会一门生存手艺,自力更生,实现真正的脱贫致富。 以责任服务农民,让成果惠及贫困户,将扶贫工作做小做细,帮助贫困群众转变思想,点燃斗志,树立良好生活作风,真正实现脱贫,共同打赢脱贫攻坚战! 作者:刘义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