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不用担心电不够用了。”近些日子,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四平村村民李凤彦家院子里响起了“隆隆”的电磨声。“过去家里电磁炉都不能用,电网改造后,电磨、铡草机同时用都没问题。”(5月21日,新华网)
我国偏远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落后,贫困群众用电困难。电网改造即抵边村寨电网升级改造工程作为国家扶贫的重要举措,将电力输送至各个偏远边境地区,做到了“充电”到边,让偏远的贫困群众得到了实惠。
“2018年,丹东启动了这项工程建设,目的是推进边境深度贫困地区农村电网建设,解决网架结构薄弱、供电质量偏低等问题。”国网丹东供电公司总经理孙天雨说。今年年初,因为疫情的到来,工程进度受到严峻挑战。为了如期完成任务,工人们争分夺秒,协调好物资输送、材料运输等问题,提前完成任务,今年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抵边村寨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全部竣工。
近两年,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古楼子乡特色农业发展迅速。山上各种板栗、燕红桃等特色水果,山下的蔬菜大棚相继发展起来了,但电力供应始终是大问题。如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网丹东供电公司实施了9项农网改造工程,还投资1670万元新建一座容量20000千伏安变电所,使得农户们能放心大胆的耕种。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一切脱贫活动行动的基础,扶贫干部要重视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升级任务,好的基础设施才能吸引外来企业的投资,才能发展自身的优势产业。贫困地区现代化的生产在提高脱贫效率及速度上给予很大的帮助,但这都是在基础设施完善的情况下才得以实现。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群众生活、生产水平,是扶贫事业的重中之重。
(作者:星尘)
新闻链接:http://www.xinhuanet.com/local/2020-05/21/c_1126013267.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