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13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7月13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切实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为我国发展提供有力科技保障。(7月14日《人民网》) 2018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立即重启对中兴通讯的制裁禁令,“中兴事件”一度占据热搜榜。为何小小的芯片禁售会产生如此大的震动?原因在于,芯片是当今信息时代的核心元器件,是互联网企业发展的“命门”。 暂且不提这起事件的发生背景和最终结果,但究其原因还是我国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这是中国科技发展的软肋,自主知识的高端芯片远不能自给自足。“芯片”之痛,国人之耻,我们更应该知耻而后勇,认真思考:什么才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笔者认为,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紧紧牵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培养核心技术人才,创建核心技术研发团队,自立自强,在关键领域和卡脖子的地方狠下功夫,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取得基础性、战略性、原创性的重大成果,才不至于被人扼住喉咙,锁住命脉。 “中兴事件”凸显掌握核心技术的重要性,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要想打破发达国家对核心技术的垄断,关键在于抛弃不切实际的幻想,自主创新、自主发展。当前,核心技术差距客观存在。我们面对差距,既不能盲目悲观,也不能感性决断,而是需要通过艰苦奋斗,努力缩小差距。这一事件也提醒我们,未来涉及高科技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和复杂。核心技术是化缘化不来的,唯有自力更生,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文/时光)
|